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環境社會學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開課學期
105-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系  
授課教師
房思宏 
課號
Soc2019 
課程識別碼
305 2470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社211 
備註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50人
外系人數限制:1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52Soc2019_envsoc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會有太多機會感受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畢竟打開水龍頭就冒出飲用水,開窗就能呼吸新鮮空氣,這一切似乎是如此自然。然而過去幾年在中國對霧霾議題的關切,以及台灣自掛空汙旗而起方興未艾的反空汙運動,再再都說明了汙染在生活中高度滲透卻又難以輕易辨認的現象。電子業帶來的水汙染、廢棄物管理不當的土地汙染以及各種人類耗用資源活動帶來的水資源枯竭、生物多樣性流失等議題,都構成對當代社會是否能持續發展的重大挑戰。人類世(Anthropocene)概念的提出,也說明了人類社會的活動對生態圈的銘刻作用。

由上述關懷出發,本門課程將透過對國際及本土案例的討論,讓同學能結合文本閱讀資料,進一步掌握環境議題及相應知識如何被社會理解掌握,而環境變遷與社會變遷間又是如何交互影響。除此之外,本門課程亦將部分重點放在我們每日生活的都會區中,以韌性城市(resilient city)的概念,探討吸引大量人口、耗用大量能資源的都市,如何在面對生態及資源挑戰時,強化自身面對極端氣候及災害的能力,走向永續而堅韌的發展途徑。

 

課程目標
本堂課程授課對象為大學部二年級以上同學,教材以中文讀本為主,搭配英文讀本,並佐以相關影片。課程設計除基本文本閱讀外,也包含演講、案例討論、案例及實作參訪等。本門課程為無邊大學計畫課程之一,因而設計上除掌握基本環境社會學關懷外,也將討論焦點轉至都會層級,提供同學重新認識所處都會區的環境視角。 
課程要求
課堂及網路討論30%。每週均有指定閱讀文本,修課同學需充分閱讀後於課堂中及臉書社團上進行討論。

指定作業30%。教師將針對不同主題指定不同形式(閱讀心得、案例分析、方案提出、實地調查等)作業共五次,以個人方式撰寫。

期中報告10%。針對期末報告主題做初步提案。

期末報告30%。期末報告將以分組方式進行,各組同學須從都市或社區尺度出發,選擇一議題、場域,以攝影作品的方式呈現問題,並搭配文字說明。期末報告將搭配無邊界大學期末成果展進行。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三 14:00~16:00 備註: 可另外與教師約時間討論 
指定閱讀
請參考每周進度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3  課程介紹及同學分組 
第2週
3/02  環境與社會的交織
Klaus Eder. 199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Natu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Chapter 1)
Robert P. Weller. 2006. Discovering Nature: Glob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ulture in China and Taiwa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1)
 
第3週
3/09  誰的永續,如何發展?
Rosalind Irwin. 2001. ‘Pos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rom Conserva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Dimitris Stevis and Valerie J. Assetto (eds.)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Environment: Critical Perspectives,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第4週
3/16  海洋與漁業資源
Callum Roberts著,吳佳其譯。2014。獵殺海洋:一步自我毀滅  的人類文明史。台北:我們出版。(閱讀第12-14以及第20章)。
影片:海洋殺手:塑膠汙染。
 
第5週
3/23  誰的海洋?由台灣離岸風電發展談海域空間規劃
范建得。2016。以公私合夥觀點推廣小型再生能源並解決漁業問題。風傳媒(2016/11/29)http://www.storm.mg/article/193629 
 
第6週
3/30  空氣污染與治理
J. R. McNeil著,李芬芳譯。2012。太陽底下的新鮮事:二十世紀的環境史。台北:書林出版(第三、四章)。
 
第7週
4/06  公民、科學與環境
空汙案例討論
 
第8週
4/13  氣候變遷、地球工程與資本主義
Naomi Klein,林鶯譯。2016,天翻地覆,台北:時報出版社(第五、八章)
影片:天翻地覆 
第9週
4/20  期中考週 
期中報告 期末提案初步分享 
第10週
4/27  專題演講:生態關懷與影像介入 
第11週
5/04  城市的生態困境
Steve Pile等編,王志弘譯,2009,無法統馭的城市?台北:群學出版(閱讀第六章:無法持續的城市?)
 
第12週
5/11  專題演講:廢棄物回收與循環經濟(暫定) 
第13週
5/18  災害、風險與韌性
Ian Burton等著,黃朝恩等譯。2016。環境也是災害:你準備好面對了嗎?台北:聯經出版社。(閱讀第五、八、九章)。

 
第14週
5/25  城市、環境與社會
Lisa Benton-Short & John Rennie Short 著,徐苔玲、王志弘譯。2008。城市與自然。台北:群學出版社(閱讀第III篇)。
Paul Bogard,陳以禮譯。2014,夜的盡頭,時報出版。(閱讀七級暗空、二級暗空)
 
第15週
6/01  生態聚落與韌性城市 
第16週
6/08  期末發表討論 
第17週
6/15  期末發表 
第18週
6/22  期末綜合檢討